凍品B2B前景看好,多家供應鏈平臺獲新融資
今年,凍品“疫”外迎來政策和市場認知的雙重利好,凍品到家業(yè)務有了暴發(fā)式增長,資本也開始加碼凍品食材供應鏈平臺。2月份以來,不到4個月時間,就有三家食材供應鏈平臺公開收獲融資的喜訊。
資本寒冬里,凍品食材供應鏈平臺為何仍獲垂青?
本報記者 姚冰冰/文
動向
疫情以來多家食材供應鏈平臺獲融資
今年2月25日,冷凍食材B2B供應鏈服務平臺———凍品到家,完成3500萬元人民幣A3輪融資,由梅花創(chuàng)投領投,不惑創(chuàng)投、魔量資本跟投,資金將主要用于加強對上游工廠的整合賦能和市場擴張。
整一個月后的3月25日,優(yōu)鮮供應鏈有限公司(下稱“新凍網”)宣布,新凍網完成了數千萬元的Pre-A輪融資,由九合創(chuàng)投獨家投資。據新凍網創(chuàng)始人、CEO李善領介紹,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人才梯隊建設、成立新倉及信息化改造等。
5月21日,專業(yè)預制菜研發(fā)及供應鏈平臺“找食材”,也宣布獲得來自青松基金、零一創(chuàng)投的A輪、A+輪共計8000萬元人民幣投資,極值資本為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。加上2019年9月獲得的來自銀河系創(chuàng)投的30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,找食材在一年內共獲得超過1億元人民幣投資。
分析
政策傾斜+自身成長性好
2020年開年,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、工作節(jié)奏,給各行各業(yè)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。
但在疫情危機中,不僅有“?!备小皺C”,一些行業(yè)反而可能迎來更大的增長,其中凍品行業(yè)就迎來了消費認知和政策傾斜的雙重利好。
正如鐘鼎資本嚴力所說,疫情過后,總有公司逆流而上。“疫情帶來的痛苦,并不能改變‘潮水’的走向。中國供應鏈的效率改造、中國消費市場的產品升級、中國產業(yè)鏈的協(xié)同化,這些趨勢仍然會繼續(xù),甚至有可能在疫情結束后加速到來?!?/p>
供應鏈效率的提升,一直是資本關注的熱點。一位資本投資人介紹,從2018年開始,資本市場就處于資金極度緊張的局面,而且每況愈下。像滴滴、美團這樣大的、系統(tǒng)性的投資機會較少,資本只有抓住零星的機會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ToB供應鏈是比較值得關注的領域。
疫情以來,已有三家凍品食材供應鏈平臺獲融資?!斑@幾家供應鏈平臺都非常不錯,我們也很看好。”該投資人透露,“我們也下注了一家凍品食材平臺,不過目前尚未對外披露。”
實際上,凍品行業(yè)自2019年就開始大熱起來。受非洲豬瘟影響,去年肉類價格大幅上漲,豬價創(chuàng)6年來新高,養(yǎng)豬企業(yè)大舉擴張,巨頭相互跨界,凍品全線開漲。
李善領分析,凍品食材之所以能成為資本的熱點,有三點原因:其一,從宏觀的國家政策上有一定的傾向,在去年的非洲豬瘟和今年的新冠肺炎雙疫情下,國家加大了對屠宰、養(yǎng)殖領域的扶持力度,積極推行冰鮮和冷凍肉類,保障居民消費;其二,凍品食材為標品,市場規(guī)模足夠大,還有一定的抗風險性,是民生必需品;其三,凍品行業(yè)比較傳統(tǒng),信息化弱,上下游極其分散,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多,有較大的改造空間。
獲得過多輪融資的凍品食材平臺———凍品在線,其創(chuàng)始人、CEO林志勇對資本和食材供應平臺都非常關注。
“新型供應鏈平臺替代傳統(tǒng)貿易是大勢所趨,會有越來越多資本關注這個賽道。”林志勇分析,“凍品賽道機會很多,百花齊放是好事。特別是疫情之后,凍品、半成品無論在餐飲還是家庭渠道,都出現了很好的增長,品牌廠家(如千味央廚、大希地)和新型供應鏈平臺(如凍品在線、凍品到家)都有很大機會?!?/p>
預判
食材供應鏈的下一個“戰(zhàn)場”,在下沉市場?
一直以來,凍品市場的規(guī)模很大,成長速度也很快,但信息不對稱,品牌認知度低,流通效率低下。而新型供應平臺的出現,正是為了提高效率,優(yōu)化供應鏈。
新凍網的第一個投資人、九合創(chuàng)投創(chuàng)始人王嘯就表示,期待未來新凍網對行業(yè)的生產、流通與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,進行數字化升級,實現效率提升。
新凍網取締了代理商和經銷商環(huán)節(jié),讓次終端直接對接品牌商,凍品業(yè)務已覆蓋魯蘇豫皖冀5省的120個縣、區(qū)。
找食材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兼董事長盧春龍則分析,目前國內預制菜市場規(guī)模為3000億元左右,占食材總體的比重還不到10%。而參考與中國飲食結構類似的日本市場,預制菜品的占比達到60%以上。因此,我國預制菜行業(yè)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。
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打通供應鏈,找食材搭建了一套“研發(fā)中心+城市站”體系:在源頭成立預制菜品研發(fā)中心,在上游連接預制菜加工廠;然后通過冷鏈倉配,向下游連接下沉市場(縣城級別)的食材配送商,實現預制菜當日送達。
“次終端客戶”“縣城級別”,是否意味著,下沉市場將成新型供應平臺的新戰(zhàn)場?
上述投資人介紹,食材是他們關注的核心賽道,而凍品是食材的重要部分。哪里更有機會,跟平臺模式本身有關,各投資機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。
對此,林志勇則認為,下沉市場有機會,但并不是很好做?!拔覀儸F在是全國最大的凍品供應鏈平臺之一,規(guī)模大、城市覆蓋多、融資多、品牌力強,全國覆蓋也是我們逐步要做的?!?(據冷凍食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