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知識產權局:中歐275個地理標志產品實現(xiàn)互認互保
4月23日10時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(fā)展狀況。
在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方面,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,一是加強多邊合作,深化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關系,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,穩(wěn)步推進我國加入《工業(yè)品外觀設計海牙協(xié)定》準備工作,推動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,《視聽表演北京條約》正式生效。二是加強周邊合作,積極參與區(qū)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(xié)定、中日韓自由貿易協(xié)定等談判,推進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。三是加強小多邊合作,積極參與中美歐日韓、金磚五國、中蒙俄等知識產權合作,舉辦中國—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。四是加強雙邊合作,我們配合完成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合作協(xié)定談判,涉及雙方各275個地理標志產品的互認互保,加強與歐洲專利局、歐盟知識產權局和英、法、德等國家知識產權機構的雙邊合作??傮w來講,即加快構建多邊、周邊、小多邊、雙邊“四邊聯(lián)動、協(xié)調推進”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。
在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中,“一帶一路”知識產權合作是重中之重,我們與有關各方共同謀劃了8個務實合作項目,涵蓋知識產權保護、審查業(yè)務、基礎能力建設、公眾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等多個方面,目前這些項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和我國之間的專利、商標申請量持續(xù)保持較快增長。去年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在中國專利申請量增長了9.7%,中國在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提交的專利申請公開量增加了8.5%,各方面合作不斷深化,有力促進了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。下一步,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,促進共同發(fā)展。
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| 記者 李如意
編輯:李如意
流程編輯:王夢瑩